聚乙二醇-b-聚乙烯亚胺(mPEG-b-PEI)是一种通过化学修饰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聚乙烯亚胺(PEI)上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结合了PEI的高效基因转染能力和PEG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基因治疗和药物传输系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 聚乙烯亚胺(PEI) 是一种高度分支的阳离子聚合物,含有大量的氨基,这些氨基在生理条件下质子化,使PEI带有正电荷。PEI可以通过其氨基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多种化学改性。
· 聚乙二醇(PEG) 是一种中性的亲水性聚合物,通常用于改善其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循环时间。通过将PEG接枝到PEI上,可以减少PEI的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同时保留其高效的转染性能。
mPEG-b-PEI的制备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PEI和PEG的衍生物(如mPEG-SC,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碳酸酯)是常见的起始物料。
2. 化学反应:在适当的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在偶联剂(如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作用下,PEG的羧基与PEI的氨基反应形成稳定的酰胺键。
3. 纯化:反应完成后,通过透析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和其他杂质,最终得到纯净的mPEG-b-PEI。
· 细胞毒性:未经修饰的PEI因其高阳性电荷而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通过PEG修饰,mPEG-b-PEI的细胞毒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安全性。
· 转染效率:PEI的质子海绵效应使其能够在内吞过程中有效地逃逸到细胞质中,保证了高水平的基因转染效率。PEG的引入略微降低了这种效应,但仍保持了较高的转染效率。
· 稳定性:在生理环境中,mPEG-b-PEI表现出更好的胶体稳定性和抗聚集能力,这有助于维持其长期的有效性。
1.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非病毒载体,mPEG-b-PEI被广泛用于DNA和RNA(如siRNA、microRNA)的递送,用于治疗遗传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2. 药物递送:mPEG-b-PEI可用作抗癌药物或其他治疗性分子的载体,通过包封或共价结合的方式携带药物,并在目标部位释放。
3. 成像:如在制备SPECT/CT双模态成像造影剂中,mPEG-b-PEI作为载体材料,通过共价键将放射性核素(如99mTc)连接在其表面,并包裹金属纳米颗粒(如金纳米颗粒),实现体内成像。
在一项研究中,mPEG-b-PEI被用来制备SPECT/CT双模态成像造影剂。通过将99mTc螯合剂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和聚乙二醇修饰于聚乙烯亚胺(PEI)表面,制备PE1-DTPA-mPEG。随后,以此功能化PEI为稳定剂合成PEI包裹的金纳米颗粒,并对其表面进行乙酰化或羟基化处理,最终得到不同表面修饰的纳米颗粒(如Au-Ac PENPs和Au-Gly PENPs)。这些纳米颗粒进一步被标记99mTc,制成螯合核素99mTc包裹金纳米粒子的功能化PEI,实现了较好的组织器官双模态成像效果。
另一项研究表明,mPEG-b-PEI在优化组成和剂量后,可用于血液池、肿瘤和淋巴结的CT成像。通过调整初始金盐/PEI的摩尔比,形成的Au PENPs在大鼠的血液池、裸鼠肺癌模型和兔淋巴结中显示出有效的CT成像对比增强效果。
mPEG-b-PEI凭借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多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