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C标记的D-赖氨酸(FITC-D-Lysine)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荧光探针,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翻译后修饰及代谢途径。本文从分子设计、标记策略及跨学科应用三方面解析其技术价值。
· 非天然构型:D-Lysine不参与天然蛋白质合成,作为生物正交标记物无干扰。
· 荧光标记位点:FITC通过琥珀酰亚胺酯与D-Lysine的ε-氨基反应,形成稳定酰胺键。
· 细胞摄取机制:通过LAT1转运体进入细胞,规避L型氨基酸代谢途径。
· 光谱特性:FITC荧光强度随环境pH变化(pKa~6.5),适用于溶酶体酸性环境成像。
· 反应条件:在PBS缓冲液(pH 7.4)中37℃孵育1小时,标记密度通过FITC/D-Lysine摩尔比(1:5至1:20)调控。
· 生物正交性验证:通过点击化学(如铜催化叠氮-炔环加成)将FITC-D-Lysine整合至蛋白质特定位点。
· 代谢稳定性:在肝细胞微粒体中孵育4小时,探针保留率>85%。
· 蛋白质工程:标记重组蛋白中的非天然氨基酸位点,研究蛋白质折叠与功能关系。
· 肿瘤代谢研究:观察D-Lysine类似物(如D-Lys-FITC-Met)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代谢。
· 药物递送系统:构建D-Lysine修饰的脂质体,利用FITC荧光追踪其穿越血脑屏障的效率。
D-Lysine的立体选择性摄取显著提升探针特异性,但需优化其细胞穿透效率。未来可开发近红外荧光标记(如Cy5.5-D-Lysine)以提升深部组织成像能力。
相关产品:
DSPE-SS-PEG1K-FITC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偶联PEG异硫氰基荧光素DSPE-SS-mPEG2K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改性甲氧基聚乙二醇DSPE-SH DSPE磷脂修饰巯基
DSPE-SeSe-PEG2K-Mal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偶联PEG马来酰亚胺
DSPE-Se-Se-PEG2K-COOH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改性PEG羧酸
供应商: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