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联系人:贺女士
  • 电 话:023-62795528
  • 邮箱:chongqingyusi@139.com
  • 传真:023-62795528
  • 地 址:重庆市北碚区新茂路1号 (自贸区)
公司动态

FITC-Chrysene|FITC-苯并菲:荧光探针的新星——从合成到生物成像

发表时间:2025-05-29

1. 引言

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如细胞追踪、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及疾病诊断。

FITC-苯并菲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成为荧光探针领域的新星。

2. 化学性质详解

分子结构FITC-苯并菲由苯并菲(Chrysene)骨架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通过共轭体系连接而成,这种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光学性质。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通常在495nm左右,发射波长在520nm附近,呈现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其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适用于长时间成像。

合成方法:通过苯并菲的硝化还原反应引入氨基,再与FITC的异硫氰酸酯基团发生偶联反应,最终经过纯化得到高纯度的FITC-苯并菲。

3. 生物成像应用

细胞标记FITC-苯并菲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脂质体共价结合,实现对细胞膜的荧光标记,进而追踪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动态过程。

活体成像:利用其近红外荧光性质,FITC-苯并菲可用于活体小动物的肿瘤成像、血管成像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案例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FITC-苯并菲成功标记了Aβ斑块,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4. 挑战与改进

光稳定性:尽管FITC-苯并菲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但在长时间高强度激光照射下仍可能发生光漂白。通过优化成像条件和使用抗光漂白剂,可以有效延长其成像时间。

组织穿透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穿透性,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将FITC-苯并菲的发射波长延长至近红外区域的方法。

5. 未来展望

FITC-苯并菲在多模态成像(如荧光/MRI复合探针)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望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


联系方式
手机:18896157519
手机:17725012670
手机:19923757617
手机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