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近红外荧光染料ICG-Senegenin,构建ICG-Senegenin探针,评估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成像能力。结果表明,该探针通过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特异性富集于肿瘤部位,荧光信号强度较游离ICG提升4.2倍,为肿瘤诊断提供可视化工具。
1. 引言
远志皂苷元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及体内分布尚不明确。荧光-技术可实时追踪药物代谢,但传统-方法存在光稳定性差或靶向性不足问题。本研究利用ICG的近红外特性,开发肿瘤靶向成像探针。
2. 实验方法
探针制备:Senegenin(5 mg)与ICG-NHS(摩尔比1:1.5)在碳酸盐缓冲液(pH 8.5)中反应,HPLC纯化得ICG-Senegenin。
细胞实验: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F-7细胞(CD44高表达)对探针的摄取(37℃孵育2 h)。
竞争性抑制实验:预先加入游离Senegenin(1 mM),验证靶向特异性。
活体成像:构建MCF-7荷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探针(200 μL, 1 mg/mL),IVIS光谱成像系统监测荧光分布。
3. 结果
细胞摄取:ICG-Senegenin在MCF-7细胞中荧光强度较A549细胞(CD44低表达)高3.1倍,游离ICG无显著差异。
活体成像:注射后4 h肿瘤部位荧光信号达峰值,肿瘤/肌肉信号比值为6.8±1.2,主要经肝胆代谢。
机制验证:竞争性抑制使细胞摄取率下降72.3%,证实CD44受体介导的靶向性。
结论
ICG-Senegenin探针实现肿瘤特异性成像,为远志皂苷元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产品:
FITC标记汉黄芩苷 Wogonoside
FITC标记辣椒碱 Capsaicin-HRP
FITC标记辣椒素 Vanillylnonanamide
FITC标记胆红素 Bilirubin
FITC标记芦丁 Rutin
FITC标记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FITC标记青蒿素 Artemisinin
FITC标记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
FITC标记路路通酸 Liquidambar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