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基于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药物递送系统成为研究热点。β-环糊精(β-CD)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的复合物,凭借其独特的包合结构和生物可降解性,在药物控释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本文综述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性能优势及在药物递送中的创新应用。
制备技术与结构特性
β-CD是一种环状低聚糖,具有亲水外腔和疏水内腔,可通过主客体作用负载疏水性药物。Zein作为天然植物蛋白,易成膜且可生物降解。研究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Zein与β-CD共混,可形成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例如,江南大学团队以乙酸为溶剂,制得的Zein/β-CD复合纳米材料显著提高了玻璃化转变温度(DSC分析),表明β-CD的加入增强了材料热稳定性。
药物负载与缓释性能
该复合物对灰黄霉素(GSV)等抗真菌药物表现出优异的包合能力。β-CD与GSV形成稳定的包合结构后,药物分子被“封装”在环糊精空腔中,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如光照、pH变化)对药物活性的破坏。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载药纳米纤维在初期(8-48 h)释放速率较慢,累积释药率超过60%,展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有助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生物医学应用潜力
β-CD-Zein复合物在口服给药、局部敷贴及组织工程支架中均有应用前景。例如,将儿茶素/β-CD包合物纳米颗粒嵌入Zein膜中,可显著提升膜的抗氧化性和机械性能。这种复合膜在食品包装或药物缓释贴片中具有潜在价值,既能保护药物活性,又能实现长期缓慢释放。
结论
β-CD-Zein复合纳米材料通过结合环糊精的包合特性与玉米醇溶蛋白的生物相容性,为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对蛋白质类药物或基因载体的负载能力,推动其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
供应商: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