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壳聚糖(CS)与透明质酸(HA)均为天然多糖,前者具有pH敏感性,后者可靶向CD44受体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将二者结合构建纳米粒,可实现肿瘤靶向递送与刺激响应释放的协同效应。本文阐述该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纳米粒制备与表征
通过离子交联法,将带正电的壳聚糖与带负电的透明质酸结合,形成粒径约100-215 nm的纳米粒。HA的修饰不仅提高纳米粒的亲水性,还赋予其主动靶向能力。体外实验显示,该纳米粒在生理条件下(pH 7.4)保持稳定,在肿瘤微环境(pH 6.8)中快速释放药物。
基因递送与抗肿瘤效果
研究证实,壳聚糖-HA纳米粒可高效负载pDNA或小干扰RNA(siRNA)。例如,包载pDNA的纳米粒在HEK293细胞中转染率达25%,且持续表达超过10天。负载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的纳米粒则表现出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
多模态治疗潜力
该纳米粒可进一步整合光敏剂(如吲哚菁绿)或磁热材料,实现光动力治疗(PDT)或磁热疗(MHT)与化疗的协同。例如,HA修饰的纳米粒在NIR光照下可产生单线态氧,增强肿瘤细胞杀伤效果。
结论
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粒通过整合主动靶向与刺激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肿瘤治疗效果。未来研究可探索其联合免疫治疗或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力,为癌症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试剂:
PEG修饰负载氨卡青霉素(AMP)的脂质体
PEG修饰负载白血福(ARA-C)的脂质体
PEG修饰负载喜树碱三氟酯(CPT-TEF)的脂质体
叶酸(FA)修饰负载紫杉醇(PTX)的PEG-PLGA纳米粒
R8修饰负载盐酸柔红素(ER)和厚朴酚(HON)的脂质体
包载利奈唑胺(LNZ)的外泌体
负载5氟尿嘧啶(5-FU)的柔性脂质体
负载阿霉素(DOX)的多巴胺(DA)-血红蛋白(Hb)聚合物纳米粒
供应商: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