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联系人:贺女士
  • 电 话:023-62795528
  • 邮箱:chongqingyusi@139.com
  • 传真:023-62795528
  • 地 址:重庆市北碚区新茂路1号 (自贸区)
公司动态

硫辛酸-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LA-Polyacetal: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的创新设计

发表时间:2025-04-25

引言
在肿瘤治疗中,如何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精准释放并减少副作用,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核心挑战。硫辛酸-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LA-Polyacetal)作为一种智能响应型聚合物,通过结合硫辛酸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和聚乙二醇(PEG)的长循环特性,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综述其结构设计、响应机制及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

 

分子设计与自组装特性
LA-Polyacetal由PEG亲水链段和聚(β-氨基酯)疏水链段通过硫辛酸基团连接而成。其中,聚(β-氨基酯)作为可生物降解的疏水内核,可通过调节酯键密度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硫辛酸基团则赋予胶束氧化还原敏感性。该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纳米胶束,粒径约50-150 nm,临界胶束浓度(CMC)低至0.01 mg/mL,表明其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肿瘤微环境响应机制
在肿瘤微环境(高浓度谷胱甘肽,GSH)中,硫辛酸基团的二硫键被还原断裂,导致胶束结构解离,实现药物快速释放。体外实验显示,在10 mM GSH条件下,载药胶束的累积释药率较生理条件(2 μM GSH)提升3倍以上。这种“锁-钥”机制显著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生物利用度。

体内外药效评价
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LA-Polyacetal胶束在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IC50=0.5 μg/mL),且对正常细胞(L929)的毒性降低50%。体内成像实验表明,胶束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富集,给药48 h后荧光强度较游离药物组提高2.3倍。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胶束组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是游离药物组的1.8倍,半衰期延长至12 h。

结论
LA-Polyacetal纳米胶束通过整合氧化还原响应机制与主动靶向策略,显著提升了肿瘤治疗效果。其模块化设计允许灵活调整疏水内核和响应基团,为个性化肿瘤治疗提供了新范式。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用潜力。

 

供应商:重庆渝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手机:18896157519
手机:17725012670
手机:19923757617
手机访问官网